近日,日本相關部門在對進口冷凍水產品的常規抽檢中,發現部分批次產品存在農藥殘留超標問題,引發了國內外對水產品安全性的廣泛關注。
此次檢測涉及多個品種的冷凍魚類和貝類,主要檢出的農藥成分為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農藥,這些物質通常用于農作物害蟲防治,但通過水體污染或飼料途徑進入水產養殖環節。檢測結果顯示,部分樣本的農藥殘留量超過了日本《食品衛生法》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。
專家分析認為,農藥殘留可能來源于養殖水域周邊農田的徑流污染,或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農藥進行水體消毒。長期攝入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風險,包括神經系統損傷、內分泌干擾等慢性危害。
目前,涉事產品已被要求下架并暫停進口,相關生產企業正在配合調查。日本相關部門已加強對進口水產品的檢驗檢疫力度,同時呼吁各國加強水產養殖環節的農藥使用監管,建立完善的可追溯體系。
此事件再次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冷凍水產品時應注意產品來源,優先選擇具有質量認證標志的產品。同時,建議相關部門加強跨境食品安全合作,完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餐桌安全。